一秒记住【笔趣阁小说网】biquge678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第341章
“六哥,你的意思是?”
朱棣扭头看向朱橘,略带疑惑的道。
“如果这笔税粮是老三侵吞的,那这两个州县的长官,又何必事后再给华克勤上供?这没道理的。”
朱橘笑着分析道,...
李承恩的去世,如同一颗巨星陨落,令整个明朝朝野震动。然而,他的精神却如火炬般传递给了下一代,那些曾经在他麾下学习的年轻人逐渐成为朝廷的重要支柱。他们继承了李承恩的理念,并将其融入到新的时代背景中。
###一、教育改革:培养新一代人才
在李承恩的指导下,年轻官员们将教育视为国家发展的基石。他们深知,只有提高国民素质,才能让明朝保持长久的繁荣与稳定。为此,他们提出了一项全面的教育改革方案,包括扩大书院规模、增加科举录取名额以及引入更多实用学科。
其中,最引人注目的是“平民学堂”的设立。这些学堂遍布全国城乡,专门为普通百姓提供免费的基础教育机会。课程内容涵盖了农业技术、商业知识和基础文化素养等多方面,旨在帮助农民和小商贩掌握改善生活所需的技能。同时,为了鼓励女性参与社会活动,部分学堂还特别开设了女子班,教授纺织技艺、家庭理财及简单医学常识。
这项政策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。许多原本因贫困而无法上学的孩子终于有机会接受教育,他们的父母对此感激不已。随着时间推移,越来越多的人才从这些学堂中涌现出来,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。
此外,为了确保教育质量,朝廷还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教师选拔标准。所有担任教职的人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核,不仅考察其学术水平,更注重其品德修养。这种做法有效防止了腐败现象的发生,保证了教育资源公平分配。
###二、技术创新:推动手工业升级
除了教育领域外,李承恩的后继者们也将目光投向了技术革新。他们意识到,在全球化的浪潮下,仅仅依靠传统工艺已不足以维持国家竞争力。于是,一场以机械制造为核心的技术革命悄然展开。
首先,他们在江南地区建立了多个研究机构,邀请国内外顶尖工匠共同探讨如何改进现有生产工具。经过反复试验,一种新型纺纱机应运而生。相比旧式设备,新机器效率提高了三倍以上,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。这一发明迅速推广开来,使得纺织品价格大幅下降,普通百姓也能买得起高质量衣物。
与此同时,金属冶炼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。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鼓风炉设计,并结合本土经验,明军成功打造了一批性能优越的火炮和舰船装甲。这不仅增强了国防实力,也为民间造船业提供了技术支持。沿海城市的港口因此变得更加繁忙,贸易往来日益频繁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为了保护知识产权,朝廷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利法。该法律明确规定,任何发明创造都受到法律保护,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复制或使用。此举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创新的积极性,各类新技术层出不穷,为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