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秒记住【笔趣阁小说网】biquge678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第324章
哆哆嗦嗦的,徐达一个骨碌从龙床之上滚了下去,两脚踩在了鞋子上。
他正欲穿鞋而走,忽的目光一凛,脚下的动作一顿。
眉头,逐渐紧皱。
毕竟是当过大将军的人,心理素质还是...
靖难之役后,朱棣登基称帝,改元永乐。他深知自己夺取皇位的过程充满争议,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巩固统治并重塑明朝的政治秩序。
首先,朱棣对建文朝的大臣进行了严厉的清洗。齐泰、黄子澄等人因支持削藩而被处死,其余与建文帝关系密切者或遭流放,或被迫害致死。然而,在大清洗的同时,朱棣也明白不能完全否定建文帝时期的政策改革成果。于是,他保留了部分行之有效的制度,并加以改进和完善。例如,土地丈量和赋税征缴等经济管理手段得到了延续,同时更加注重公平合理地分配资源,以减少农民负担,促进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。
为了加强中央集权,朱棣进一步削弱地方藩王的力量。他废除了大部分藩王的军政实权,仅保留象征性的封号及少量侍从。这一举措虽然避免了再次出现类似靖难之役的情况,但也导致许多宗室成员心怀不满。为此,朱棣设立了锦衣卫特务机构,专门负责监视宗室和官员的行为,确保没有人能够威胁到皇权稳定。
在军事方面,朱棣继续沿用祖父重八建立的强大军队体系,同时扩充边防力量,防范蒙古残余势力南下侵扰。他多次亲自率兵北伐,成功击退瓦剌部落的进攻,维护了北方边境的安全。此外,他还派遣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出使西洋,不仅彰显了明朝国力强盛,还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。
文化教育领域,朱棣重视儒家思想的传播,强调忠君爱国的价值观念。他下令编纂《永乐大典》,将历代典籍精华汇集成册,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同时,科举考试制度得到强化,选拔人才的标准更加严格公正,从而吸引更多有志之士投身仕途,为国家效力。
尽管朱棣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,但他的统治并非毫无瑕疵。长期的战争消耗使得国库空虚,百姓生活困苦;过度依赖宦官参与政务,则埋下了日后宦官专权的隐患。不过总体而言,朱棣的统治时期是明朝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,奠定了后续发展的坚实基础。
随着时间推移,明朝逐渐进入繁荣昌盛阶段。农业技术不断进步,粮食产量大幅增加;手工业蓬勃发展,丝绸、瓷器等商品远销海外;商业网络日益完善,城市化进程加快。这些成就离不开重八奠定的基础以及后来几代皇帝的努力。
然而,历史总是充满变数。在享受和平与富足的同时,明朝内部矛盾也开始显现。官僚体系臃肿低效,贪污腐败现象严重;边疆地区时有叛乱发生,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镇压;财政状况日益恶化,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。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,终将影响整个王朝的命运。
在此背景下,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思考如何应对挑战,寻求变革之道。他们主张简化行政程序,减轻民众负担;提倡廉洁自律,